來到秋田,除了盡情享受日本東北大自然的好山、好湖、好裸男、好樹冰、好鐵道外,還有幾個 ______ 館的室內行程可規畫,像是 秋田市民俗藝能傳承館 ,館內展示介紹秋田最有名的「竿燈祭」。
竿燈祭被列為日本東北三大祭典之一 ,主要是祈求五穀豐收、驅除病魔邪氣,每年 8 月3~6 日在秋田市舉行,已經擁有 260 年以上的歷史。
館內有一整面燈籠牆,上頭畫有不同城鎮、公司行號和學校的代表徽紋字樣。
竿燈根據年齡層分為:
幼若 – 高 5 公尺、重 5 公斤、 24 個燈籠 ( 幼稚園和小學低年級生 )
小若 – 高 7 公尺、重 15 公斤、24 個燈籠 ( 小學中、高年級生)
中若 – 高 9 公尺、重 30 公斤、46 個燈籠 ( 中學生 )
大若 – 高 12 公尺、重 50 公斤、46 個燈籠( 成人 )
大若的標準配置是有九排燈籠,第一、二排是 2、4 盞、最末排是 4 盞,中間各 6 盞,竿頂則綁著祭神驅邪幡。當然也會加上「繼竹」,延長竿子的高度增加難度。
館方人員解說著竿燈的技巧。
竿燈人的 PRO 穿著,就是藍色短上衣、白短褲(tako)、腰帶、白襪 + 草鞋,然後頭上綁圓點紮染的手巾。
館內一隅,是竿燈祭縮影的蠟像群
( 閉館後這些蠟像會上演博物館驚魂夜吧我想 )
竿燈前的前身,是將祈願的繪馬等裝飾於細竹上,讓孩童拿著遊街,最後再流放河川的驅逐睡魔儀式,後來演變成以燈籠取代繪馬。到了16 世紀中期江戶時代寶曆年間,為了祈求豐收,而漸漸演變為將燈籠視作米袋及稻穗的象徵。
經過一番解說介紹,換我們體驗撐竿燈,當然是先從「幼若」開始。( 但事後看照片數了數,這個應該還只有幼幼班而已 )
把竹竿撐在手掌心。看似小小的竿燈應輕而易舉,但要保持平衡對於新手來說,要不超出地上的大圈,其實就得花一點時間來培養手感。
而在進階挑戰之前……
竿燈服要先換上,看起來專業多了。
( photo by Miya’s travel 米雅愛旅行 )
這看來已經頗為巨大的竿燈,竟然才只有「小若」而已。但我覺得,比起幼若,多了些重量其實更穩,更容易保持平衡。
大伙東倒西歪玩過一輪後,接著這位黑衣年輕人(顯然是看不下去),開始以各種撐竿姿勢,為我們示範什麼叫做專業。
握撐 – 為使下一個人容易接竿而反握的技巧,是最需要握力的單手技。
想像一下,如果要撐 50 公斤的大若,腕力和臂力要有多強大才行。
額撐 – 以額頭固定竿燈,顯現重量感的技能,需要張開雙臂來保持平衡。
然而,既然都擺出這仰頭姿勢,若能加碼表演吞劍或火把,那就更加分了。
腰撐 – 以腰部固定平衡竿燈的華麗技巧,是公認最難的,需要苦練才能掌握箇中絕竅。
就尊稱這位小哥人為「秋田陳小雲」吧。
除了竿燈祭外,秋田另一個著名祭典就是梵天祭 ,每年 1 月 17 日在各地舉行,其中又以在太平山三吉神社的最為盛大。
這一根根高約 4 公尺的「梵天」幡杆,被視為是神靈降臨的象徵標誌,寄託人們對豐收、平安健康和生意興隆的願望.
參加者隊伍分別由村里或公司行號組成,扛舉、搖動著梵天展現氣勢。而各隊為了搶頭香第一個到達三吉神社,就會上碼追逐、碰撞的(真實)戲碼,據說場面非常激烈。另外也有兒童組的,主要就是祈求他們能平安健康登大人。
梵天上縫掛小鈴鐺的這些三角形護符,也是好運的象徵,又據說完成奉納後,民眾也會爭先觸摸添好運。
館內還有不少秋田傳統民俗藝能資訊展示,對於拍祭典的我來說都很有吸引力呀!這次只有體驗到裸男祭,希望以後還能再來秋田。
而在離開之前 …..
不妨到樓上,打場太鼓達人再走吧!
除了民俗藝能傳承館外,這次在秋田市,我們也短暫走訪了另一個館。
秋田縣立美術館
看到這熟悉的清水模,是的,秋田縣立美術館就是安藤忠雄所設計,於 2012 年落成。
一樓大廳中間,彷彿飄浮在空中的半迴旋樓梯。
三角型的建築主體是像舊美術館致敬,玻璃屋頂透出柔亮的光線,我想起也是經他設計、台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。
置身安藤忠雄的建築,就像是嗑了一顆安腦丸,總能讓人心覺得平和,也不自覺得會保持安靜,因為任何多餘的雜音,就會破壞眼前這美好的片刻。
由於館內展覽禁止攝影,照片就就僅止於此。
而除了安藤忠雄外,館內的另一個至寶,西洋畫畫家 藤田嗣治 的巨型壁畫創作 「 秋田的行事 」,寬 20.5 公尺、高 3.65 公尺,生動描繪了秋田的民俗節慶活動和生活,當然竿燈祭和梵天祭也入列畫中。
接著,讓我們把鏡頭拉到秋田市以南、約一小時車程、仁賀保市的 TDK 歷史未來館 。
當我收到參訪行程,看到有安排 TDK Museum,就先想:天呀!該不會真的是兒時(?)會用的那個的 TDK 吧!
是的,就是那個
會拿來錄中廣陳小雲知音時間流行歌排行的 TDK
沒錢王傑最新專輯然後跟同學借來對 co 的 TDK ( A面 co 完排出卡帶翻 B 面繼續 co )
絞帶時賭爛要用自動筆在錄音機裡戳好久的 TDK
拿出來後要再用筆插進洞裡把磁帶捲回去的 TDK
由於此行五人中有三人較為年長,所以見到一整面的 TDK 牆,真的是激動地差點跟榮民伯伯們一樣老淚縱橫。
MD 在我們那年代,已經算是後期進階版的高端產品了。
( photo by Miya’s travel 米雅愛旅行 )
「這真的是時代的眼淚呀!」同溫層的 迴紋針‧食攝旅行解百憂 感動 + 感慨地說著,而我不能同意她更多。
另外兩位(竟然)沒用過 TDK 錄音帶的年輕妹子,顯然無法以同理心感受到 TDK 這滴眼淚,只能冷淡地幫我們輪流在 TDK 牆拍下如他鄉遇故知的興奮之情。
TDK 緣起於將 1935 年日本發明磁性材料 ” Ferrite ” 在世界上先實現工業化,1940 年就是從仁賀保市(昔日為利郡平澤町)的工廠開始,而 TDK Museum 所在地就是當年工廠的原址。
而 TDK 歷史未來館,顧名思義分為從產品製造的歷史中追溯 TDK 腳步的「歷史館」與體驗 TDK 科技如何改變未來的「未來館」。
而在歷史館裡,時代的眼淚還有:
麥金塔電腦
任天堂!這款高爾夫的遊戲當然有玩過,還有魂斗羅、影子傳說、成龍踢館 ……. (又流淚了)
這些是介紹 TDK 昔日的四大創新發明,包括「鐵氧體材料」、「磁帶 」、「積層元件」和「磁頭」。
看到這些介紹,突然懷念起以前那個用 Sony 和 AIWA Walkman 聽卡帶的年代。
大事紀。透過資料照片和實體電氣設備,介紹 TDK 長久以來對於電子發展的支持。
(那個電視小時候在宜蘭老家也有一台呀,還有那個旋轉撥號的電話也是,小時候還有鄉野奇譚說半夜撥十二個 0 就會打到地獄去 ….. )
館內以日文和英文介紹,所以大部分還是走馬看花逛過,但想必念理工科的來到這肯定一定也心花怒放的。
在歷史館和未來館的交界,是現在持續發燒的虛擬實境體驗。
日本人周到的地方,就是還貼心提供挖洞的拋棄式衛生眼罩。
(帶回家塗黑就變成超人特攻隊了)
在未來館有不少電子力學的互動設備,蠻適合親子同遊體驗。
對於未來的想像,透過可再生綠色能源和人工智慧構築成的未來城市。
最炫的就是這個「互動磁力劇場」,將肉眼看不到的磁場可視化。
並且可以直接觸碰磁性,而在牆面產生互動式的變化,讓人像是身處異次元一般非常迷幻,可說是未來館的最大亮點。
在「智能房屋」內 ,藉由 IoT(Internet of Things)物聯網的連結和 AI 人工智慧,未來將會更加便利。
例如左邊同行的小天使,推定年齡只有 11歲,多令人開心。(但笑顏度已經要進入更年期)
另一位同行的小良,顯然是對於他的推定年齡十分滿意,測了兩次還久久不肯離去。
在 2035 年浩瀚宇宙中的你,想做什麼事呢?
自己還活著、地球還沒毀滅、還能出國旅行、日子過得開心,這樣就夠了。
最後,來到秋田,當然是要品嘗秋田冬季名物,也是最道地的鄉土料理 – 烤米棒鍋 きりたんぽ(Kiritanpo)。
來到秋田車站前的 秋田きりたんぽ 屋,矮房、手寫字,還有昏黃的燈籠,在高樓和車站林立間,還沒進門就覺得古早味十足。
走進店內,是秋田鄉下人家的灶腳造景。
炭爐上插著一根根棒狀物嗷嗷待烤,就是傳說中的米棒。
米棒也可以單買單吃(通常沾味噌醬或直接做成味噌口味的米棒),不過我覺得 ……
做成大腸包小腸也不錯呀 ~~~~~~~
米棒的由來也有各種傳說,常見的是源自早年樵夫和獵人上山工作時,會先把米飯搗碎後巴在秋田杉木棒上烤成金黃,以方便攜帶山上食用。另一種說法是獵人把山上抓到的山雞和採集的野菜帶回家後,再將家中剩飯做作米棒,煮成鍋來吃。
不管是哪一派,總之,米棒鍋漸漸就流傳為秋田人愛吃的家庭料理,特別是寒冷的秋冬時節。
當然,每個家庭、餐廳的私房米棒鍋所用的食材和調味會有所不同,那這家鄉土料理專門店的米棒鍋裡,都放些什麼呢?
湯頭是日本三大名雞之一的秋田「比內地雞」熬的雞湯,加上角館町有名的「安藤醬油」,以及秋田的地酒「銀鱗」。
食材包括:比內地雞肉、大蔥、牛蒡、舞茸、蒟蒻和芹菜。
然後再把烤米棒的木棒拉出後切段丟入鍋中,讓米飯吸飽吸滿湯汁。
(不能拉出木棒後,直接塞香腸進去大腸包小腸嗎 ~~~~~)
這家店主要為和式包廂為主,燈光昏暗氣氛佳。
蓋鍋等待的同時,服務生拿出一本大繪本,接著開始說書。 感覺上應該也是介紹米棒鍋的由來,但看圖畫好像又是另一派的傳說。
開蓋了。
畢竟是傳統的鄉土料理,加上又是以蔬菜為主,賣相不是那麼華麗,但我迫不及待想先舀碗秋田精力湯來喝,再咬一根傳說中的米棒。
帶點鹹味、酒香和集各食材精華於一身的湯頭自是清爽順口,外皮烤過的米棒嘗得出淡淡的香氣,米飯 Q 軟而不爛,雖然口感對我來說尚稱不上極品,也仍然吃得心滿意足。
對了,想特別提一下,這道「煙燻起司醃蘿蔔」也是常見的秋田鄉土下酒開胃菜,混合了鹹鹹甜甜、脆中化綿的微妙味道與口感,我非常愛。
煙燻蘿蔔(Gakko,秋田方言)是將蘿蔔吊在地爐上燻,並用米糠醃漬的秋田傳統醃菜。
另外,在用餐時,店內也會應景播放「秋田音頭」,也就是秋田的地方民謠。
桌上這本秋田音頭十八番,還特別是米棒鍋的民謠內。
六番,我只看得懂秋田的色男,這跟米棒鍋有什麼關連呢?還是有色男會來米棒鍋店裡撩妹?
最後,餐廳送我們一人一張音頭小卡,每張手繪插畫都很可愛,我抽到的是九番,歌詞大意是
喂~來秋田住看看吧!
這裡的空氣很好,
有山有海有溫泉,
還是米倉!
OKOK,就當作是這次秋田媒體參訪認識新朋友們的信物,以後大家就拿這張秋田音頭卡相認吧!
秋田縣觀光交通指南 App
Apple Store、Google Play 搜尋: Akita’s Navi
從日曆上能查閱活動資訊 / 區域與關鍵就能搜尋設施資訊 / 共乘計程車等大眾運輸工具路線搜尋 / 秋田當季便利情報
秋田市民俗藝能傳承館
https://www.city.akita.lg.jp/kanko/kanrenshisetsu/1003644/index.html
秋田市大町1-3-30
門票:100 日元
秋田縣立美術館
https://www.akita-museum-of-art.jp
秋田市中通一丁目4番2號
TDK 歷史未來館
https://www.tdk.co.jp/museum/
秋田県にかほ市平沢画書面15
門票:免費
秋田きりたんぽ屋
http://marutomisuisan.jpn.com/kiritanpoya/
站前店:秋田市中通2丁目7-6 緑屋駅前ビル1F
更多日本旅遊資訊請參閱:
秋田旅遊 http://www.akitafan.com.tw/tw/first
日本旅遊推廣中心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apantourismcenter/
日遊 line生活圈 goo.gl/GuKBds <— 關於秋田市民俗藝能傳承館 、秋田縣立美術館、TDK 歷史未來館和秋田的所有資訊,可加此 line 發問,秋田的官方合作單位日遊會為您詳細解答喔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