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說在前頭 ] 旅行,是人生的一部分,於是很多事都難買知道。五年前來布拉格拜訪朋友,心裡就感性著,在這裡看到、發生的一切(包含半夜坐地鐵零錢不夠救助無門,挺而走險逃票被抓包罰款),都會是這輩子難忘的回憶,一副人生大概僅此一遊、死而無憾這樣。 結果,當你誠心跟宇宙下訂單時,祂可能會出貨給你,而即便你沒有明確下單,還是會碰到滿額贈或訂十送一的好運。於是竟然意外重返這許多旅人心中唯美浪漫之都兩次,包括肖想的親身感受歐洲耶誕市集之處,去年就破給了布拉格。 接下來的幾篇布拉格文章,混搭了夏、冬造訪的照片 ( 也因為拍攝時間和光線的不同,色調上會略有差異 ),除了景點介紹外,也提前讓大家感受溫暖的耶誕氛圍。 捷克首都布拉格,鼎盛之期是在查理四世統治(1345~1378年)時,當時波希米亞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,並比此為首都。爾後,在經歷改朝換代和多次的宗教戰爭、工業革命,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,歷史的紛擾同時滋養著這塊土地,而舊時代保留下來的風華餘韻,終讓布拉格在1992年,以歷史中心的定位,入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名。無論時代如何流轉,矗立在伏塔瓦河(Vltava River)左岸、盤踞山頭的布拉格城堡,自9世紀至今,仍以君臨天下之勢鎮守著這座城市,長570公尺,平均寬為130公尺,面積之廣,堪稱全球古堡制霸。 沿著 Nerudova 街西行,再走上一段上坡路和階梯,就能欣賞到這寬闊舒服的景象。放眼望去,成片橘紅色的屋瓦,方圓百里沒有突兀的現代摩天大樓,是除了眾知名景點外,至今我對於布拉格建築最深的印象,出太陽時讓人覺得暖洋洋,陰雨天則是另一番文藝青年般顧影自憐的憂鬱。 在進入布拉格城堡之前,不少人就像我、或像他們一樣,倚靠牆邊靜靜望著,捨不得移開視線 ( 或瘋狂自拍 )。眼前畫面錯落著歲月痕跡和當下生活,這才是最真實的布拉格。 兩年前的夏天來到城堡外的赫拉德查尼廣場 ( Hradcanske Namesti ),這四名大叔樂手正在演奏,輕快的音調,讓炎熱的天氣吹起陣陣悅耳舒爽的涼風。 兩年之後,他們仍然在此,只是換上了冬裝 (而且疑似有染髮 ),音樂則轉化為一股溫流迴盪濕冷空氣中,傳遞到圍觀遊客的心裡。 或許,他們每天在這裡表演已經超過了三年、五年、十年了。偶爾看到街頭藝人在表演時,心裡總不免猜想,他們只是慣性地完成今天的工作流程,還是依舊樂於其中,向路人分享自己的熱情與才華呢 ? 另一頭,幾位年輕女孩穿著全白長袍,上演不知是宗教祈福儀式或傳達某種意識形態的行動劇, 另一位表演者就這麼站在圍牆上不發一語,像是在施展什麼召喚術之類的。我想,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種信仰、一種屬於自己的中心思想,而我們試圖遵循、為它而活,因此時而興奮,時而迷惘、掙扎。 而我只能說,自己擁有旅行途中劃錯重點和內心戲多的處女座體質。 進入城堡區第一庭院的入口,門柱上豎立兩尊 18 世紀後期巴洛克風格的戰士雕像,底下的衛兵顯得弱不禁風、捏指可碎的渺小。衛兵每小時都會進行交班儀式。 夏季制服,且戴太陽眼鏡完全是偷吃步聰明之舉。 冬天則披上深色大衣和大毛領。 看到這張照片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最好 ( 給 ) 拍的不是人人口中的印度人,而是這些身不由已、任人在一旁嬉皮笑臉合影留念的衛兵。 其實我真心覺得,很愛看衛兵踢正步交班以及和興奮衛兵合影的遊客,我們何嘗不都是一種制服控的表現? 從波希米亞國王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,一直到後期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總統,改朝換代十幾世紀,都以布拉格城堡為政治中心,現任捷克總統也在此辦公。整座城堡涵蓋了皇宮、教堂、修道院、花園等建築,波西米亞國王的皇冠仍保存於此,原為馬廄改建成的城堡畫廊還收藏著四千餘幅 16∼18 世紀歐洲各地的繪畫作品。 進入到第二庭院,這圓柱尖頂的建築是建於 1763 年的聖十字小教堂 ( Kaple sv. Krize ),昔日的寶藏室現在則做為遊客服務中心和售票處。 當然,最受矚目的,莫過於聖維特大教堂(St.Vitus Cathedral)。教堂在 10 世紀就已存在,一開始是羅馬式建築,直到 14 世紀查理四世統治時進行大規模改建。黑色尖塔、橫樑飛拱和內部超挑高的尖肋拱頂,是他帶入布拉格的哥德式建築風潮,也是中歐第一座哥德式大教堂。 爾後隨著數百年的朝代更迭,陸續加入了新哥德、文藝復興、巴洛克等建築風格的元素,而正門上方的玫瑰窗則是近百年之作……看了讓人很想著色呀,是不是。 正門正上方的玫瑰窗以二萬六千塊玻璃製成,描述著聖經裡創世紀的故事。 長廊建於 1372 年,長 124 公尺、33 公尺的高聳弧形的拱頂,加上兩旁的拱型迴廊,呈現出哥德式教堂壯麗莊嚴的氣勢。整座教堂直到 1929 年才正式完成,期間,不同世紀的建築師和藝術家陸續增添巴洛克和文藝復興的華麗風采,這裡也是君主加冕與辭世長眠之所,陵墓、雕像、壁畫、祭壇⋯⋯像是歷代的王朝盛世的縮影,輝煌歲月一一浮現眼前。而點上燈光時,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氛圍與風貌。 不管是旅行到哪個國家、哪座城市,置身於雄偉莊嚴的大教堂中,或許是建築的設計,或許是人們對於宗教信仰的敬畏,即便偶有嘈雜的人聲,但總覺得空中流動著寂靜肅穆之氣,明與暗之間,有一種無形的力量,讓人不由得放慢腳步,稍稍心平氣和。 ( 深怕冒犯神明會被詛咒、割舌頭之類的 ) 這幅大型木雕特別吸引我的注意,上頭刻畫了1621 年白山之役,當時神聖羅馬帝國聯軍擊潰波西米亞領主的情景。布拉格城堡、伏爾他瓦河、查理士橋、舊城區,是布拉格歷史中心的縮影。 聖母瑪麗亞禮拜堂。每每看到像這樣精細繁複的雕塑工藝,就忍不住思考,在那沒有 3D 電腦繪圖和機械工具的時代,這些建築師、設計師、畫家和工匠們能如此精準地掌握比例和規格,讓人由衷驚嘆不已。 兩側迴廊大面積的彩繪窗,是聖維特大教堂吸睛的亮點,這些彩繪窗出自捷克新藝術大師阿爾豐斯.慕夏(Alphonse Maria Mucha ) 之手。 陽光穿透了彩繪窗灑入教堂內,宛如點亮一張張幻燈片般述說著故事,繽紛炫目的拼貼色彩總讓人暫時失了憶,迷幻的光芒將我們漩入另一個神的時空。 知名的 「慕夏之窗」。( 定神凝視 30 秒鐘,就會覺得彩繪窗好像變彩繪動畫了 )
國王陵墓。教堂內也是幾位君王安息長眠之所。 若你並非西洋歷史和宗教的狂熱粉絲,不妨就換一個欣賞的視角,總能在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中,發現一些有意思的驚喜。而一座令世人驚豔的偉大建築,都是由這些細節眉角所構築而成。 我們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和知識背景,去了解教堂內每座雕像的故事,和所要傳遞的訊息。若沒有專業導遊詳細解說歷史,那就看熱鬧吧 ! 欣賞它們栩栩如生的表情和體態線條,再怎麼不熱門的塑像,都是工匠們一寸一寸地費心打造。 然後,唯妙唯肖這些雕塑,彩繪窗上數以百計的人像,我想起了電影《博物館驚魂夜》了這樣。 教堂內另一個必賞重點,是這座由巴洛克建築師在 1930 年、以20吨銀打造的聖約翰‧尼伯繆克 ( Sv. Jan Nepomucký St. John ) 之墓,上方由天使拉起幕簾,底座則以浮雕木刻裝飾。 聖瓦茲拉小教堂 ( Chapel of St. Wenceslas ) 的牆面有半寶石雕刻與16 世紀的壁畫,裡頭收藏了皇室的寶物。 博物館驚魂夜 again 走出教堂,繞行到建築的南面。教堂鐘塔於 1406 年建造完成。 教堂前講述聖經故事的耶誕裝飾 建築右下方是金色之門,為 19 世紀教堂主要進出的大門,現在只有重要節日才會開啟,而門上的鑲嵌畫以最後的審判的故事背景設計,左邊著名的金色之窗,則是由金枝盤繞造型的雕花窗。 很難不被這些枝微末節的物件所吸引。 因為照片過多,這集就先講到這了,下集再介紹布拉格城堡內其他幾處重要的景點。( 寫文的路還很漫長 ) [ 實用資訊 ] 布拉格城堡官網 捷克觀光局 Facebook 粉絲頁 來布拉格旅行,超級強烈推薦購買這張 Prague Card,成人票有 2 日 ( 46歐元) / 3日 ( 56歐元) / 4日 ( 65歐元) 三種選擇,學生和孩童票更便宜。除了可免費搭配公眾運輸工具和參加小巴導覽外,約 50處需要付費參觀的景點也是免費 ( 例如布拉格城堡,只要拿 Prague Card 卡去售票處換票即可 ) ,其他景點也多可享有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