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能說今年夏天的日本,真的是熱爆了。

一有機會在旅館或外頭看電視,新聞全都在報導日本各地的高溫警報(只有北海道堪稱涼爽),所以來到福島的第二天,臉就馬上又曬黑了色票三度,再次,得用「生靈塗炭」來形容自己。

不過,靠么歸靠么,倒也還是慶幸至少每天都是晴朗的豔陽好天氣。

在親身感受「会津田島祇園祭」濃厚的傳統人文風情後,我們接著被載往「塔之岪(塔のへつり)」踏青散步走吊橋。

這裡是南會津地區的一處河谷,「へつり」算是當地方言,意指險峻的山崖峭壁。

入口處的雜貨攤的架上,不意外鋪天蓋地販售各種紅牛玩偶和伴手禮。

紅牛的日文為「赤べこ(beko)」,是最能代表會津的吉祥物。

紅牛傳說是這樣的,西元1611年的一場大地震,導致會津眾多寺廟和民房倒塌,幾年後重建因地震而倒塌的「虛空藏堂」時,突然出現了一群謎樣的紅牛,協助工人們把木材搬上山。後來,虛空藏堂便打造了一尊紅牛銅像以茲感念。而這紅牛傳說也不脛而走,堅毅耐勞的意象,相信為能給人們帶來幸福與力量。

時至今日,紅牛也被用來做作安胎、安產,或是祈願小孩能如頭牛般健康成長時送的禮物。

當地人說這種一摸頭就會搖頭晃腦的擺飾品,是很道地方紅牛玩意。讓我想到了年輕時去台灣一些資深觀光景點,也會有用貝殼做成搖頭晃腦的烏龜,還有大、中、小的疊羅漢。

至於紅牛背上如狗皮膏藥有著圓點的模樣,是代表天花結痂快痊癒時的樣子。因相傳平安時代傳染病橫行,據說紅牛能淨化、驅邪除晦氣。

除了紅牛,總是還會有些小事吸引你的目光。

這就是我喜歡的日本。當然,我不是那種日本什麼都好棒的重度成癮者,但至少你還是能在每座城鎮中,感受到不一樣的鄉土文化。

回到塔之岪。

這是一處經年累月受侵蝕風化的溪谷,以木棧板為底的懸索吊橋連結,崖壁形成一座座看似高塔的模樣因而得名,樹木自岩壁生長而出。

溪水倒映著晴朗天色和扶疏蓊鬱的綠林,紅色鐵橋點綴其中,舒服怡人的景色,讓人想下去河床泡腳烤肉。

來訪的遊客不多,雖然日頭炙熱,但沒有喧嘩人潮,心情還是頗為清閒悠哉。

走過吊橋,整排岩壁下方鑿開一條相連的通道,但因為中段崩塌了,所以只開放前面一小段通道。

岩壁縫隙間堆疊了密密麻麻的小石子,我也撿了一塊順手放上,就當作是到此一遊的紀念。

拾階向上走,岩壁的凹洞以木頭搭了一座小廟,奉納虛空藏菩薩。簡陋、陰暗且寧靜的空間,帶給人一種介於詳和與詭異之間神秘感。


門口用綠色顏料寫繪出十座塔岩的名字和對於這裡崇仰的詞句,連門上綁的御神籤,紙上的籤詩也都是綠色的,與大自然融合為一。

一塊突出的岩石成了短暫休歇的瞭望台,應該也是最適合拍照的地方,想必當換上整片楓紅或白雪時,會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美感。

離開時,恰巧碰到火車自綠意盎然的樹林中穿出。若非自駕,可搭乘京津鐵道會津線到「塔之岪」站,但據說列車班次不多,記得先查好火車時刻表。

意外地,又遇到了在「湯野上溫泉」站時拍到的同一列森林大野狼列車。

短暫造訪了「塔之岪」,感覺離早餐還沒多久,馬上又到了被餵食的時間。

到会津若松高人氣的豬排飯名店「寿治左ヱ門 」(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追手町7-23),樸素的店面和內裝,座上賓除了我們外都是穿著襯衫、挽起袖子的上班族。

超厚切的豬排飯是這裡的招牌,鋪蓋在高麗菜絲上的豬排,外表裹了店家自味噌醬汁,味道濃郁(是超下飯的那種),豬排雖是超厚切非常鮮嫩(是超下飯的那種)。

豬排飯這樣 990円,這換算成台幣稱不上便宜,但在日本早就被養成崩壞的金錢觀,不到1000円的主食,都是超級便宜。

烏龍和蕎麥冷麵的麵體也都Q彈有嚼勁,連不是主打的咖啡飯都超好吃。即便是加了炸蝦飯的套餐,也只要1260円。且,不禁又要再次讚嘆日本的白飯,實在是有夠好吃,絕對是我此行胖了快二公斤的元兇。

置身大自然、環境清悠閑適的會津若松,其實在日本歷史中的幕末時代,佔有一席重要但悲情的角色。1868年,這裡上演了明治新政府擊敗江戶幕府勢力的內戰,稱之為「戊辰戰爭」。簡單來說,與德川幕府與對立薩摩藩和長州藩軍隊攻入「鶴城」,會津軍投降,支持舊幕府的「新撰組」戰敗喪命,武士之鄉的會津,便成為「最後武士之地」。

建於1384年的鶴城是會津若松的精神象徴,在2011年完成屋瓦更新、恢復幕府後期的樣貌,也是日本唯一的紅瓦天守。

可惜,這天我們過鶴城而不入,因為這天的重點,是騎單車遊會津若松。

的確,如果你不是自駕來此,租單車是非常適合感受會津若松「城下町」城鎮風情的方式。當地觀光單位分別市區外圍的四邊「鶴城」、「御藥園」、「飯盛山」、「大町(町方傳承館,靠近會津若松車站)」設有觀光單車租借處,一台500円,能甲地借乙地還,十分便利。( 相關網站:http://www.tsurugajo.com/kankou/cycle.html 

棚架下的自行車,讓我想起了老電影「情書」裡,下課後藤井樹在等待藤井樹交換考卷的場景。

photo by 窮得只剩一個背包 one backpack


首站來到「會津武家屋敷」,佔地 7,000坪的空間,以會津藩家老  – 西鄉頼母宅邸為中心,重建為歷史園區,重現幕府時代的武士宅邸。

像是「御成の間」,是特別為接待藩主松平容保(中間那位)的部屋。其他還有陣屋、茶室等各種起居、會客空間,還有一間以水力動力運行的碾米所。

另外,這廁所設施引起了我的高度興趣。在起居室隔壁搭建成的木屋,茅坑的下層長這樣。一輛台車裡盛裝砂土,如廁時排泄物墜落( 數次?)後,便有下人來整車拖走,再換上新的砂土。

對,就是一個貓砂的概念。

這裡還有繪畫和射箭的體驗場,和各種頭套和假的武士刀讓人拍照。

騎單車遊會津若松是件輕鬆愜意的事,不過因為當時天氣過於炎熱,於是在參觀完武家屋敷後,主辦單位便引我們騎到御藥園還車,再搭車來到「末廣酒造」這棟古色古香的老宅裡吹冷氣。

「末廣酒造」創始於江戶時代嘉永三年(1850年),至今已150年歷史,自古以來始終如一使用會津的水、會津的米,由會津當地人親手釀造,是百分之百會津在地美酒。酒造於每年十月底至隔年三月釀製新酒,每一次約二十天左右。

接待人員除了詳細介紹釀酒的步驟和機器外,也進一步介紹了「精米歩合」。所謂精米步合是日本清酒釀造的術語,指的是「磨過之後的白米,佔原本玄米(糙米)的比重重量百分比。」譬如將一批糙米磨去四成後,所製成之白米佔原玄米重量的六成,其精米步合即為 60%。

而精米的用意,是磨除位糙米外層、釀造清酒不需要的蛋白質、脂肪與維生素,取其由澱粉組成的「心白」,所以原則上愈高級的清酒,精米步合的 % 數就會愈低,大吟釀大概是 40%。

而此次我也才知道,原來酒米和食用米是不同的,接待人員說,因為較少蛋白質和脂肪和酒米,所以其實不適合煮來吃(就是會難吃的意思 )

適合釀酒的酒米也有不同品種,像是兵庫縣的酒米之王山田錦,新潟的「五百万石」、山形縣的「亀の尾」等等。

現在早已以機器方式製酒,以確保品質的一致性。不過在一樓保存了古法釀製的各種器具和設備做為展示。

在這棟已經有17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,二樓以前主人的起居空間,還保留許多舊家具、照片和,包括日本千元鈔票上的肖像「野口英世」本人當年的提字。

日本是個愛喝酒的民族,來日本採訪時,也常有機會參觀酒造,但由於本人酒量奇差,加上也不是清酒的粉絲,但在酒造販賣部試喝時,大概受到同行酒鬼的影響(激勵?),竟然奇蹟似地一杯接著一杯,更始無前例買了這瓶梅酒!

心滿意足離開了末廣酒造,陽光也開始西斜,我們來到「飯盛山」,伴著參道旁殘存的紫陽花,慢慢散步向上。

路過小橋流水和供參拜的小廟,我們上行來到這。這座外觀呈六角型結構的木造建築物叫作「さざえ堂」(螺旋堂),建於1796年,原名為「舊正宗寺三匝堂」是一座三層、16.5 公樓高的佛堂。

過去這裡供奉三十三觀音像,信徒來此參拜就能完成三十三觀音巡禮。而特別的是,佛堂採二重式的迴旋斜坡為階梯通道,也就是上、下行的人不會相遇。這世上罕見的建築結構設計,加上悠久的歷史,也讓さざえ堂在 1996 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
佛堂被貼滿了各種姓氏和不確定是不是姓氏的白底黑字的貼紙,又引起了我的好奇。應該是一種光明燈的概念吧我想?捐點香油錢就能貼上去,保佑家族平安興旺之類的。

應該是這樣的。

請同行翻譯詢問收門票的當地人,他的回答是:不是,這些都是被人隨便亂貼的 XD

標高314公尺的飯盛山,是幕末時期會津藩白虎隊19名少年長眠之處。戊辰戰爭時,會津藩的武士編制依年齡分隊,年齡為14至16歲的少年士兵名為「白虎」。會津藩節節敗退時,有20名白虎隊少年逃到飯盛山來,因此見山下的城下町發生大火濃煙竄升,以為鶴城已經戰敗遭攻陷了,因為藩在人生、不願成為階下囚的執念,便集體切腹自盡以示忠誠。

然而,事實是當時尚未戰敗,只是烏龍一場,但為時已晚,最後僅一名少年獲救,而逝者便長眠於此。

但總之,白虎隊可歌可泣的事蹟和武士精神,為後世所弔念緬懷,甚至拍成了電視劇。飯盛山上除了墓地和這座供奉他們靈位的神社外,還白虎隊的紀念館和傳承史學館。

墓地旁還立了這座青銅雄鷹鑄像的紀念碑,據說是30年代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所贈送,上面並以義大利文刻著「致武士道精神」,表達對於這些英年早逝的武士們的敬意。

而在此,眼前是會津若松城下町的日常生活,很難想像,這座被自然環抱的純樸城鎮,曾有過那麼一段悲慘壯烈的歷史。

在會津若松,除了醬汁豬排蓋飯,不可錯過的鄉土料理便是傳統的「輪箱飯」,「四季野」 是輪箱飯的始祖。

餐廳的建築是近200年前建造、兩層樓高日式老屋,挑高的中庭,兩層樓間還有屋簷,讓人有種來到什麼時代村的感覺。木雕的巨型陽具上則貼滿了各家族和商會的貼紙及各國鈔票。

所謂的輪箱飯,就是以衫木或檜木薄片製成的圓形飯盒,放入米飯、野菜及海鮮等豐富的食材後,蒸煮而成的便當料理。

早年會津的林業十分繁榮,工人們上工工作時便以這種木製便當盒裝午餐,流傳了六百年至今。

四季野的「輪箱飯」選擇眾多,我直接攻頂選了2100円的「よくばり輪箱飯」。

輪箱飯上桌開蓋時,混合著食材、米飯和木質的香氣撲鼻而來,鮭魚卵、蟹肉絲、玉子、竹筍、茸菇、牛蒡絲,透過蒸煮,保留了食材的鮮甜原味,應該有先醃過的鮭魚肉帶著清爽的鹹香,茸菇的風味更滲透進本來就好吃的日本白飯裡,不誇張,每次入口都是銷魂,而且讓人有種暖胃暖到心坎裡的好滋味!

同行友人還加點了也是會津有名的「大蔥蕎麥麵」,妙的是,就是以蔥代替筷子,把蕎麥麵撈地來吃,而最接地氣的吃法,就是就是吃下一口麵、再咬一口蔥!

 

 

【相關旅遊資訊】(提供相關行程資訊服務)

日本福島縣觀光交流局-台灣聯絡處(日遊):
Facebook
Instagram
LINE生活圈